徐娇-倾城之恋徐娇的美丽与哀愁
0 2025-03-10
在过去的25年里,英语报纸所经历的变化中,最为深远且显著的莫过于它们对艺术领域报道内容和质量的大幅下降。对于四十岁以下大多数读者而言,想象一下当时高质量文艺评论遍布大城市各报简直难以置信。然而,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批评集萃中,大部分文章都是从日常发行的报纸上摘录而来。这让我们今天回顾这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那些曾被视作普及性媒体内容的人们如何能将如此深奥精湛的文字放入公众眼前。
与此同时,我们更是远离了20世纪初至二战前夕英国报纸中的无焦点评论,那个时代新闻纸便宜如同废品,而优雅文艺评论则被认为是其刊物的一种装饰。在那个遥远年代,对于重要报社评论家的写作来说,详尽和长篇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的事业认真而庄严,即使像乔治·伯纳德·肖和埃尔内斯特·纽曼这样的轻松自得其乐的小说家,也能被人们信任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些人把新闻工作视为一份职业,并因此骄傲地发表在日常出版物中。新曼写道:“很少有作者拥有足够的大脑或文学才能来独立完成新闻工作,因此我几乎想要定义新闻工作为文学界不受阅读之人用以贬低那些受欢迎却无法阅读之人的蔑称。”遗憾的是,这些卓越评论家如今已被遗忘。
尼维尔·卡杜斯,他曾经在《曼彻斯特卫士》上撰稿,从1917年到他1975年的去世,他现在仅以关于板球的小说闻名。他本身也是英国顶尖古典音乐批评家之一,其风格受到广泛赞誉,以致他的自传(1947)成为了畅销书。在他生命晚期,他还获得了爵位,被授予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音乐批评家。但今天,只有一部他的作品依然流通,而他丰富多彩关于音乐的作品,如今只有专业人士才会注意到。
是否还有可能卡杜斯的话语会再次引起关注?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实。 journalism 的口味已经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变化,而后现代读者对于那样的豪华维多利亚式风格毫无兴趣。此外,非专业人士在音乐批评上的传统正在迅速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