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影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如何在家里开起了自己的电影院
0 2024-11-03
日前,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于5月29日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举办一场特别的国风文化放映活动,导演胡玫,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法治新闻研究中心主任范玉吉教授共同出席活动,旨在将电影艺术和传统文化经典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国风集市活动和专业深入的交流讨论,点燃大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热爱。映后的交流现场,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获得范教授盛赞:“胡玫导演改编非常高明,对经典文化有创新性的解读”。此前,多轮主题丰富的点映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华古典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有品质的电影内容,深获广大观众的认可,让影片未映先热,影片将于今年暑期档正式与观众们见面,敬请期待。
改编忠于原著精神 保留观点和新角度解读
华东政法大学作为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重点大学,以其在法学领域的深厚底蕴著称,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术环境。在交流环节中,导演胡玫深入探讨《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创作背景和艺术追求,她强调,改编要忠实于原著,但也要有自己的角度:“忠于原著是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和精髓,但我也坚持保留了我自己的观点和解读。我开拍前咨询了很多名家、大家的意见,但我最终还是决定抛开一切,就拍一个胡玫视角下的《红楼梦》,这才是我的解读,请大家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范玉吉教授在交流活动中提到,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电影观赏的机会,更是一场跨学科交流的盛会,旨在激发对传统与现代、法治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还特别指出:“胡玫导演的《红楼梦》电影改编非常高明,我一边看一边回忆经典原著的内容,她的全新解读在很多地方都对我进行了解惑和释惑。”在活动现场,范教授也肯定了胡玫导演敢于挑战《红楼梦》影视化改编的积极意义:“经典的文化很难流行普及,我任教这么多年,看过很多中文系的博士都不读《红楼梦》原著。胡玫导演电影化的改编,更符合当代的阅读习惯,做到了文化传播,改变了经典文化曲高和寡的局面。“现场交流活动中,导演和专家教授不仅深度剖析了《红楼梦》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也尝试开启跨学科交流的新途径,将法学与文学的研究相结合,例如《红楼梦》中的法律问题,如家庭暴力和近亲结婚等,这些都为在场大学生观众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影视角。
国风文化活动进校园 红楼辩论大赛激烈交锋
活动当天下午,华东政法大学的校园内热闹非凡,国风集市在校内古风文化社团的精心策划下拉开序幕。包括汉韵社、刀画社、一隅诗社、百外书社、贤弈轩等在内的多个文化社团,携手创造出一个充满传统风情的市集氛围。学生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一系列深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如书写判词、诗句创作、手绘扇面、风筝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文化。
此外,汉韵社还特别妆造出八位“红楼人物”参与映后的互动环节,以辩论队的形式直观解读红楼梦,用新颖和大胆的演绎解读输出观点,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红楼梦》的文化魅力。以宝钗、黛玉、王爷、贾环代表的正方对阵湘云、宝玉、探春、凤姐组合的反方,围绕“红楼未完是不是一种遗憾”展开激烈的辩论,导演胡玫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对辩题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在辩论赛中,每个辩手充分运用《红楼梦》中人物的独特身份特征不断输出所持观点,犀利的语言和红楼角色特点的结合,让整个辩论过程精彩纷呈,迭起。最终,正方辩手代表以“遗憾其实代表了理解、期待,是永远怀念和铭记在心“的观点赢得了阵阵掌声。胡玫导演针对这个辩题则认为:“红楼梦未完,我肯定是遗憾的,也是不遗憾,它成为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我遗憾有遗憾的道理,不遗憾也有不遗憾的道理“。
此次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所举办的国风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次创新的电影宣传尝试,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学术交流的双重盛宴。尤其是红楼人物亲自参与的红楼辩论赛,结合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放映,更加直观地将《红楼梦》文化演绎和传递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大学生对红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促进法学与文学的跨学科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这也为在场的法学专业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即如何从法律的视角审视古典文学,开辟红学研究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