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希的家境如何后天八卦揭秘李庚希的个人资料介绍家世背景一网打尽
0 2025-01-19
北京时间3月8日,一架由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凌晨2点40分失去联系。对于失联客机,目前各种消息纷杂,相关报道众说纷纭,但都没有经过确认。据悉,该航班携带燃油最多支持7小时,而飞机最后的消息来自南海海域。对于大型宽体客机落水后如何逃生,航空业界已有相对成熟的机制,搜狐旅游综合各方信息整理如下: 飞机落水后如何逃生:利用好滑梯和救生筏 现代民航客机上的救生设施一般多用于紧急迫降情况,这些设施包括应急出口、应急滑梯、救生艇、救生衣、灭火设备、应急供氧等。 2 飞机应急滑梯 [保存到相册] 由于现代大型旅客机的机舱门离地有3~4m,为了在飞机迫降时使旅客迅速撤离每个应急出口和机舱门都备有救生滑梯。救生滑梯由尼龙胶布胶接而成,平时折叠好后,放在门上专用箱内,上面写有救生滑梯字样。当飞机迫降后要使用时,只要把滑梯的一端挂在客舱地板的专用钩上,再将舱门打开,应急滑梯便会自动充气鼓胀,变得十分有弹性。 救生艇也叫救生筏,是当飞机迫降在水面时应急脱离飞机所使用的充气艇。平时救生艇不充气,并且折叠包装好以后储存在机舱项部的天花板内,需要时可立即取出并充气使用。现代旅客机所携带的救生艇数量根据飞机的载客数而定,当飞机迫降在水面时,应急滑梯也可作为救生艇使用。 救生衣是飞机在水面迫降后,供单人使用的水上救生器材,可以确保紧急情况下旅客在水中的安全。救生衣放在每个旅客的座椅下,在救生衣上同时标有使用说明,而且乘务员也会给旅客作示范。 若飞机高空解体:在空中永远要系紧安全带 如果遇到高空解体的状况,不论坐在飞机的哪一个部位,生还希望都很渺茫,如2009年6月的法航A330空中解体,机上228人全部遇难。即便生还的机率渺茫,也要在空中系好安全带。不然的话,飞机尚未坠地,在空中翻滚的过程中,乘客就已经在机舱中被来回撞击丧命了。 落水后注意事项 大型客机坠海,一般情况下飞机都会解体。大型客机都有水上迫降的程序,只能将飞机受破坏的程度减到最小,尽量延长处水时间,让乘客作好防冲击准备,把受伤的程度减到最小。有飞机刚起飞双发受损在高度较低的情况水上迫降成功,而且飞机无较大损伤密闭完好飞机会在水中漂浮一段时间,最终还是会进水下沉的。处水后机组人员会尽快组织旅客撤离机舱,飞机上有足够的救生筏,和救生衣。 漂浮设备的使用 在海上生存,落水后会造成淹溺而丧失生命。因此,正确使用漂浮设备非常重要。 在淹溺者中,有85%~90%是因为大量的水进入肺泡,阻碍气体交换而致窒息。如果没有漂浮设备而滑入水中,往往落水后立即下沉,在水中呼吸及猛力挣扎时,就会吸入大量的水。如此反复多次沉浮,最后会沉入水中死亡。一般呼吸道进水后2~3分钟,最多10分钟即丧失意识。 有研究认为,最理想的姿势是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直线成45°。有海浪时,救生衣能使遇险人员的面部背向海浪,这样就可以避免呼吸道进水。 在汹涌的海面上,如果只穿着救生衣,则仅能坚持几个小时。所以,救生衣还是应看作进入救生船之前的漂浮设备。一旦上了救生船,生存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救生船自动充气就可以使用。遇险人员坐在救生船上,臀部与水面之间有气囊隔开,防止受凉。打开救生船顶篷,可防风雨,可以接雨水,也可以防晒。用涂层织物做的水桶式布锚,能兜住水使救生船稳定,减少飘动。救生船有供划行的桨,另外还有修理工具。如果救生船有小洞漏气,在水上很容易发现。这时,可以用一个椭圆型堵气装置堵漏。这个堵气装置分上下两片,下片可以窄边伸入漏气处的船内,然后转长边堵漏缝,里边气体顶住后,旋紧上片上面的螺帽,就不会漏气了。 救生船一旦翻倒,最好从靠近二氧化碳气瓶处扶正。扶正时应顺着风向,顺风是为便于操作。大型多人救生船,坐的人不密时,应合理地疏散开,尽可能少活动,以保持船体平衡。一定要避免集中偏坐在救生船的一侧,以防翻船。如有锐利物品,如刀子、手表等,都应收集起来存放好,松散物品则应固定好,以保护船体。救生船是遇险人员水上生存时临时的家。遇险人员应共患难,防伤害,求生存。等待援救。 淹溺问题 遇险人员除了用救生衣或救生船防淹溺外,还应按空中小姐和机组人员指导,学会防淹术。 这种方法很简单,容易学习,不论身材高低、胖瘦,会不会游泳,都可以学会。防淹术有以下几个步骤: (1) 休息屏住呼吸。全身放松,四肢自然下垂,头部在水中保持水平位,枕部恰好露出水面。这时处于休息状态,以这种姿势漂浮到需要呼吸为止。 (2) 准备呼吸。自然浮力使浮于水面附近,缓缓抬起手臂与肩平齐,手心向外下方,前臂收拢在一起,抬一腿至,足尖前伸,然后抬另一腿,枕部及颈顶露于水面。 (3) 呼气。头仍在水下,手臂和腿抬起,不要太快。头从垂直方向开始抬起,用口鼻呼吸,单用口或鼻也可,呼吸应在抬头过程中完成,可闭着眼睛,也可睁开眼睛。 (4) 吸气。当头部处于垂直位置,呼气已经完成时,手掌向外,手指恰好掠过水面划水,前脚掌和后脚尖向下压水,身体向上浮,口鼻露出水面,吸气。 (5) 重新还原休息。吸气后便还原,重复以上动作,便可防止淹溺。 注意海洋动物攻击 客机旅客迫降后撤离到海上,要注意海洋动物对人的功击和伤害。海洋中有一些对人有危害的动物,如鲨鱼、海蛇、水母等。它们或直接伤害,危及生命,或施放毒素等有害物质,使人致命伤亡。其中,鲨鱼是最危险的动物,必须特别引起遇险人员的分外注意。 “现实版”教程:逃生错一小步都足以致命 近年来在国内的比较大的事件当属伊春了。2010年8月24日22时10分左右,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客机在伊春机场降落,接近跑道时断成两截后坠毁,部分乘客在出事时被甩出机舱,生还希望较小。机上有乘客91人,其中儿童5人。“8·24”坠机事故已造成42人遇难,54人生还。一位资深飞行员以伊春为例解读中的逃生细节: 幸存者:“一名坐在第十排的乘客拿起手机拚命砸玻璃窗,但根本砸不开”。 飞行员解读:这是乘客的本能反应,但显然是在浪费逃生时间,因为飞机的窗户是透明的树脂合成的,即便是用枪射击也很难击碎,用手机、高跟鞋肯定没用。 幸存者:“急于逃生的乘客全部涌向紧急出口,紧急出口一下子堵死了。” 飞行员解读:按照目前信息分析,伊春的空乘人员多数可能已先于乘客遇难,否则会组织乘客有序离开飞机,会有更多的人逃出飞机。飞机坠落之后,逃生舱门可能会发生变形卡死,出现不好开的情况,机组一般配备有工具,用于打开逃生舱门,组织乘客有序离开飞机。如果乘客都一股脑涌向紧急出口,势必会堵死逃生通道,贻误逃生时间。 幸存者:“有旅客逃生时还不忘拎起箱子往外跑,被别的乘客一把推到后面。” 飞行员解读:拎着箱子逃生显然是不理智的行为,影响速度,浪费时间。 相关链接: 2013年4月13日,印尼狮子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巴厘岛降落时,因机尾发生故障,客机无法减速,一头栽进机场旁边的大海里,断成两截。所幸,10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其中45人受伤……【详细】 2 法航一架空中客车A330客机于格林尼治时间2009年6月1日凌晨在大西洋海域上空失事。客机上共有216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包括9名中国乘客。无一人生还……【详细】 未雨绸缪,提高生还几率 能否在飞机失事的瞬间逃生,不仅仅取决于你的临场反应够不够快。长期研究的澳大利亚教授盖里尔指出,几个未雨绸缪的选择能提高乘客的生还几率。 1.不要与同伴分开。 一家三口乘机旅行时,如果分开坐,一旦发生,彼此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寻找同伴,这无疑减少了有限的逃命时间。如果不得以分开坐了,记得告诫孩子不要在原地等着父母来救,要积极逃生。 2.认真听乘务员讲解,熟读安全手册。 旅客往往认为每架飞机上的讲解都一样,没必要细听,但事实上不同机型的逃生口都不一样。 3.数一数距离逃生口有多少排座位。 旅客很难做到每次买机票时都特意买哪个具体的座位,那么记得数数你和最近的两个逃生口之间隔着多少排,以便能在一片黑暗和烟雾中迅速摸着椅背到达出口———为什么要多记一个?因为各种意外可能导致其中一个不可用。 还有一些准备工作是你在上飞机前就能做的:尽量选择信用记录良好的大型客机,小飞机的安全系数一般比不上大飞机;选择直飞航班以减少起飞和降落的次数,因为从概率上来说,飞机失事基本是发生在这两个阶段;能穿长袖就别穿T恤,一旦起火,长衣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保护,选择鞋子和裤子也应如此。 飞机逃生时易犯的错误 1.忘记下拉氧气面罩 旅客一般都知道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要戴上氧气罩,但面罩并不是你戴上了就自动供氧。很多人恐怕都会忘记下拉面罩这个细节,事后还投诉面罩坏了憋坏人。 2.砸窗户逃生 一些旅客试图像坐汽车一样,用手机等坚硬物体砸破窗户逃生。但飞机的窗户经特殊加工,即使用枪也难击碎,何况人的力气?砸窗只是浪费时间。 3.直接从机舱断裂处跳下 飞机坠毁后机身变形,可能产生破口,一些旅客情急下企图直接跳下飞机求生。但机身离地好几米,直接跳下易致残,最好借助救生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