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献声电影天火推广曲 创新改编十九岁日本少女在冬日冰冷中点燃希望的火焰
0 2025-02-02
自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在国内上映之际,观众们似乎预感到了这部影片的不尽如人意。通过各种渠道,人们提前观看了这部电影,并在豆瓣上给予了低分,这让原本期待已久的作品,在评分上甚至未能及格。作为中国第一位迪士尼公主,本该引以为傲的成绩,却以惨淡告终。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
豆瓣上的评分集中于一星和二星之间,不难看出观众对此次作品持有多么大的失望。简而言之,只需三个字:“差太多”。首先是对花木兰角色的误解,她本应从一个大家闺秀逐渐成长为军中英勇者,而《木兰辞》中的形象更是织布时为父担忧,但影片却直接塑造她为小武生,从娇弱到英勇的一路走来显得过于牵强。此外,还存在着忽视文化传统的问题,即使称之为“中国故事”,但情节与服饰都未能真正尊重我国文化的精髓,只有让木兰贴上了黄色装扮,却无法逃脱无意义的尴尬。而皇帝上朝、皇后侍立旁听的情景,更是直接模仿西方仪式风范。
对于东方文化,西方人往往带有一种神秘浪漫又带点落后野蛮愚昧的情绪。这也许并不奇怪,因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中国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在拍摄中国古代女性角色时,无论如何都不能避免被魔改的情况,如若留心就会发现,无数外国导演会让她们涂抹厚重白粉,使其面容僵硬,就像那些代表东方幻想的小说或电影中的傅满洲系列人物一样。
据说迪士尼对此次电影在华票房抱有高期望,但基于目前评价,这个目标似乎难以达成。本应该用三年的努力铸就的一份诚意,却在各方面表现出了仅仅接触过而非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更像是臆想,这份诚意如何能够说动观众给予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