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试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各国挤破头仅有三国独大

本站原创 0 2025-02-11

中国成功试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各国挤破头,仅有三国独大

2022年6月19日晚上,中国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并且达到了预期目的,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都知道是大喜事儿,但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拿怼。

国防部官宣用网络流行语形容就是“字越少事儿越大”,虽然消息短、描述事实,但背后意义重大。毕竟能成功实施该项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世界范围内来看,中美俄属于第一梯队。

不过不久前,俄罗斯的A-235反导导弹试射也吸引了全球目光,俄媒号称和可以拦截从太空来袭的武器,这个A-235反导系统也属于中段拦截系统。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这门技术门槛究竟多高,才会让全球这么多国家连门边没摸到?我们分析一下这门技术的原理就可以窥知一二。

图:网友昔日拍摄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画面

导弹在飞行时会经历三个阶段。

“上升段”:助推火箭要打出大气层;

“中段”:导弹飞出大气层外;

“末段”:如果它打的目标在地球上,它还要重返大气层从而命中目标。

中段拦截就发生在导弹飞行的第二阶段,导弹飞出大气层之后空气非常稀薄,飞行速度势必会加快。这时候拦截弹就需要用雷达识别到对面的弹头,要把来袭弹头的位置轨迹、速度摸得门清,再进行发射拦截。此技术依靠众多系统的紧密合作,一个细微的错误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成功需要过硬的军事技术做支撑。

图:助推段拦截武器系统

中段反导优势在哪?

说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是航天导弹“技术之王”没人会质疑,毕竟这么多国家挤破头都来研究这门技术也望尘莫及。

中段反导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刚才也提到了,导弹有三种飞行阶段,当导弹刚发射不久后处于助推上升段,但因为上升的时间非常短暂,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探测、追踪等一系列步骤并不容易,且如果在这个阶段反导,很可能被对面远程火力打击“反杀”。

初始段拦截也渐渐成了“赔本买卖”,不少国家几乎已放弃继续研究。

图源:eg365

再说到末段拦截,其实这个技术最常见。这一阶段,对方弹道导弹已进入大气层,距离我方目标大约仅仅几十公里,锁定范围缩小,哪怕是假弹也可轻易识别出来。可问题也就出在这,发现目标简单,准确撞上去才是难点。

导弹来袭时,拦截弹起飞迎着弹头飞行,相对速度是很快的,双方不是“躲”而是正面硬刚,所以末段拦截的难度大容错率低。因为这是最后的防线,一旦失败便是满盘皆输。

对比之下,中段拦截的特征是导弹飞行较稳定,适合进行拦截。中段飞行约占导弹全部弹道的80%到90%,在这一阶段导弹的飞行速度相对平稳,同时航迹也更容易预测,拦截难度相对较小,成功率也相对较高。

还有一个好处,对面的导弹还没到达本土,可以提前将其摧毁,这样即使对方导弹上携带有核弹头,也不会将附带损伤带到本国境内,例如对环境的辐射污染。

图:核武器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的能量

中段反导的意义有多深远?

在核战略这一块儿,中国奉行的是始终是防御,将核力量规模维持在所需的最低水平,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爱好和平是中国的一贯宗旨,但在此基础上,也要给足中国人民足够的安全感。

有矛必有盾,随着核武器这只“矛”不断升级,加固这个“盾牌”就显得十分重要。

上一篇:怀旧金曲经典老歌蔡依林心忧情深亲爱的对象重返全球暖心上线共赴爱的回忆之旅
下一篇:吴秀波唐艺昕实锤天涯林梅娇闪耀个人简历 Licht Up Your Profile Lin Meiy
相关文章